“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2000多年前的诗句,描绘出汾河的美好风光。汾河,是三晋儿女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近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跟随“点亮灵山秀水 共享美好生活”2023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团,来到位于汾河上游的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汾河川上水韵悠、“静乐八景”换新颜……一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卷沿着汾河铺展开来,生动书写了静乐“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生态答卷,深情讲述着晋西北高原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绿色故事。
汾河川上水韵悠
秋末冬初,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换上了金黄色的新装,汾河自北向南流淌,像一条玉带舒展于山岭之间。公园以汾河河道为主体,建有湖心岛、芦苇桥、观鸟台、慢行步道等景观,颇受市民游客青睐。
作为山西省20处国家级湿地之一、忻州市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南北延伸20公里,总面积近600公顷,其中近70%为湿地,水质常年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这里春季花海荡漾、夏季清新凉爽、秋季金风飒飒、冬季银装素裹,是市民游客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的好去处。”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资源监测科工作人员赵晓光介绍,公园集湿地恢复保育、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游览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如今,公园以汾河绿色生态长廊为轴心,辐射带动全域绿色经济建设和绿色旅游发展,汾河美景已成为静乐的亮眼名片之一。
“以前这个地方是个荒滩,根本没人来,现在已是美景如画。工作之余,我经常来这散步”“水质变好了,鸟也多了,冬天还有天鹅来过冬呢”“芦苇随风摇曳,伴着‘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应和,真是神仙般自在,不少情侣来这拍婚纱照”……采访中,赵晓光兴奋地介绍。
环境在变,汾河两岸百姓的生活也在变。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汾河绿色生态长廊为轴,辐射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快速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神峪沟村位于静乐县神峪沟乡汾河河谷二级阶地上,紧邻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是山西省确定的2022年省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之一。神峪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神峪沟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康养中心带来人、山上民宿留住人、庭院小户住久人”,吸引了众多城市人到农村消费旅游,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结合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全县汾河沿线的18个村庄发展庭院经济等,吸引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垂钓采摘、休闲观光,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还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静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晓玲说。
山水满城景色新
静乐县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素有“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之美称。天柱龙泉、神烟风洞、巾岩濑雨、文峰凌霄、悬钟神韵、显宇佛崖、太子灵蛇、千佛净居等“静乐八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汾碾交流处,青天一柱悬。”11月3日,采风团一行乘车前往静乐县城南天柱山景区,在海拔1300多米的山腰间,打卡“旱不枯 涝不溢”的天柱龙泉。清澈见底、清凉甘甜的泉水引得大家争相围观品尝。
“我们近期推出的特色旅游项目主要特点是‘以养代旅,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天然氧吧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今年1月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天柱山景区讲解员李翠仙介绍,景区以“食之放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为目标,着力打造“六心”景区,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明年起,我们计划修筑景区东门至西门总长8.2公里的旅游循环公路。同时,发挥景区现有优势,带动土豆杂粮宴和藜麦宴等产品营销,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以绿染川、以绿画山是静乐旅游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静乐不仅成功创建了天柱山4a级景区,开工建设了龙池沟景区、台骀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等,还启动了悬钟山、黄华山等景区景点的可研编制和规划。
采风途中,气势雄伟、天铸纹理清晰可见的悬钟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盘山而上,一路怪石嶙峋,形态各异,让人啧啧称奇。
“‘悬钟神韵’悬钟山,又叫馒头山,形似倒扣古钟,独立于群山之中,光秃圆净,是中国北方少有的石林景观。为方便游客观光游览,悬钟山升级改造两条步道,直通山顶。”悬钟村党支部书记李智宏说,乡村旅游发展能起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现在来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对乡村旅游发展充满信心。”
全域旅游展新颜
静乐县是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地区之一,文旅资源富集。近年来,在“三山两河”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引领下,静乐县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均衡旅游开发模式,集中有限旅游开发资金到城区,重点打造“三山两河”旅游品牌,渐成区域优势,辐射其他乡镇,县域内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已现雏形。
“‘三山’即环绕静乐县城区的天柱山、风神山、岑山,‘两河’即贯穿静乐县城区的汾河、碾河。”文化和旅游部派驻挂职静乐县副县长卢胜辉介绍,目前,天柱山已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静乐段汾河已成功创建忻州市唯一国家级湿地公园,岑山和风神山正在创建4a级旅游景区,汾河、碾河休闲旅游区域正在创建山西省级旅游度假区。
为解决静乐县文旅产业基础薄弱、财政保障不足等问题,静乐县积极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红利,推动静乐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年多来,全县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共计3亿余元,台骀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悬钟山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卢胜辉说。
各专项资金陆续到位,为静乐县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如何进一步解决全县旅游休闲娱乐项目资金瓶颈,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静乐县组建了县旅游投资运营集团。
“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县域内国有景区、酒店、民宿和影剧院、文体馆等旅游闲置资源资产统一划入集团管理运营,通过资产评估和投融资手段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旅游发展资金,构建‘融资—投资—建设—运营—收益—再投资’的一体化循环运营机制,实现了‘旅游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卢胜辉说。
静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宋少勇表示:“我们将围绕‘太原后花园、忻州特色县、乡村桥头堡’战略定位,以绿色生态为底,做优做强旅游品牌、做精做大旅游景区、做美做特乡村旅游、做好做足服务环境,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好助力乡村振兴。”(范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