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刚过,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排的大型曲艺剧《桃李春风一壶酒》在自贡江姐剧场上演,开启了2024年巡演之旅的首场演出。该剧以轻喜剧的形式,将四川清音、金钱板、扬琴等传统艺术与摇滚、电子乐等现代音乐相融合,在年轻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近年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持续探索曲艺舞台的创新发展,尤其是通过《山高水长》《成都家书》等大型曲艺剧的创排,带领四川曲艺从街头茶馆迈向剧场舞台,探索曲艺艺术未来发展。
2020年,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围绕四川广大扶贫干部感人故事打造的《山高水长》一经上演,就受到群众与扶贫干部的欢迎。该剧突破传统曲艺的表现形式,融合音乐剧、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以扶贫干部的视角为切入点,探讨、展现精准扶贫工作中价值的重塑和人性的光辉。
什么是曲艺剧?《山高水长》导演杨佳音认为,曲艺作为一种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它为载体,植入音乐剧的现代意识和审美,使之成为一部综合性舞台艺术作品,在打造既有四川曲艺特征又有完整戏剧结构的原创剧目的同时,也使得曲艺的表演路径更宽广,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对于如何把握曲艺剧与音乐剧的区别,主创团队有自己的思路和计划:摘取曲艺曲种中更利于戏剧化、人物化、冲突化表达的门类,提炼其核心要素、典型语境、特征手法,围绕剧情需要进行创新运用。
“我们根据曲艺曲种的特点,保留了扬琴、清音、车灯、竹琴等极具四川曲艺特色的艺术基调,通过编曲配器的改编,使之更加朗朗上口,贴合剧情发展。”《山高水长》音乐创作顾磊举例说,开场的唱段《我家门前一条河》以朴素明快的四川车灯调,呈现出村民群像。后面,结合了现代编曲的扬琴、轻音、金钱板、竹琴等极具四川曲艺特色的唱段一一呈现,充满“烟火气”的表演有笑声、有泪水、有感动、有力量,直观地让观众了解扶贫工作和农村发生的变化。
这在一年后创排的大型曲艺剧《成都家书》中也得以体现。
《成都家书》讲述四川男儿在异国他乡英勇战斗、保家卫国期间,通过一封封家书传递亲情、弘扬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万水千山,见字如面……”演出开场,演员口中不断重复的这句唱词让观众立刻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为体现真实战争的宏大背景,现场音乐还加入了双管编制的交响乐团及歌队助唱,丰富的音乐色彩不仅是对曲艺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再次探索,也证明了曲艺艺术既能讲好百姓日常生活,也能表现国家民族宏大题材。
“作为对曲艺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再次探索,《成都家书》的音乐更加抽象化,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顾磊表示,在《成都家书》里,虽然不会单独出现某曲艺曲种的表演桥段,但几乎所有音乐都是以扬琴、清音等极具四川曲艺特色的艺术门类为旋律动机进行创作发挥的。
创新还在继续。2023年7月,大型曲艺剧《玉石调羹》剧目创新采用乐队进行现场音效配合,唱段创作则原汁原味还原呈现传统曲艺元素,展现了现场传统曲艺器乐交织配合的魅力。“主人公白玉本身就是曲艺清音演唱艺人,所以关于她的唱段创作以四川清音为旋律动机进行发挥,更加贴合剧目的时代背景。”导演敖晓艺介绍,除白玉以外的其他角色,也通过极具曲艺特色的艺术门类来实现人物的差异化。“剧中白玉与男主角文若峰的一段对唱中,我们集中体现了四川清音、四川扬琴两门艺术的特点,实现了不同曲种在同一唱段中的有机结合,这在曲艺表演中十分难得。”
值得关注的是,在尊重艺术创新规律的基础上,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自觉承担文艺举旗帜的使命,用当下观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
《山高水长》用有血有肉的人物吸引人,用可知可感的细节感动人,让观众深入了解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历史意义和背后的时代精神;《成都家书》让观众在极具震撼的沉浸式体验和感官冲击下,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玉石调羹》以曲艺女艺人的独特视角折射出时代变革的大背景,激励人们勇于进行观念变革。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正通过舞台作品一次次颠覆观众对传统曲艺艺术的刻板印象。”杨佳音表示,能让观众在一天的辛勤劳动后享受艺术带来的轻松愉悦,这就是曲艺的生命力,“曲艺剧将四川独有的多种曲艺形式融会其中,推动了曲艺的发展。”(付远书)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川广汉:旅游厕所成为“别样”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