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浓郁、最深厚的“底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浙江杭州,积淀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杭州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诸多红色资源。
在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指导下,由杭州市文化馆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力量,联动各区县市文化馆组织的“红色文化之旅”巡演,将静态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动态的“红色演艺”,六年时间先后走进杭州淳安、萧山、临安,温州苍南,嘉兴市海盐、嘉善等十余个区县演出近百场,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近百万人次。
创意表达:由“静态保护”向“动态利用”
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院内,在绿树掩映下,一栋依山而建的青灰色二层小楼朴素低调。这座“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向世界讲述中国宪法故事的一扇窗口。为了讲好这座全国唯一的宪法类纪念场馆的故事,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杭州市文化馆深入调研、实地走访并创作了女子评书《“宪”出西湖》。该剧生动再现了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离京赴杭,在西湖边度过77个日夜,起草完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等场景,一经推出就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几年来作为“红色文化之旅”巡演的保留节目,受到了热烈欢迎。
“我们想讲好杭城‘红色故事’,让杭城‘红色基因’得到更好传承。”在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长祝捷看来,红色文化传播可以在氛围营造、情景再现和互动体验等方面更加真实可感,进而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更广、更深。
连心架桥:推动“文化相亲、民心相近”
“红色文化之旅”巡演充分发挥红色文旅轻骑兵作用,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群众身边,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文化相亲、民心相近”。“我们老百姓不仅可以看节目,还可以文化赶集,好吃好玩的都有,活动安排得真好。”闻讯赶来观看演出的群众纷纷表示,节目很有看头,演员的表演非常专业。
“我们的演出所到之处都是红色土地,演出中每当演员感受到群众高涨的热情时,他们总是感动不已,这也促使他们更努力地演好节目。”巡演相关负责人、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方晓艳说。
去年11月,“红色文化之旅”巡演暨杭州·马鞍山文化走亲活动举行。舞蹈串烧《谁不说咱家乡好》、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当涂民歌《打麦歌》等马鞍山经典曲目也纷纷登台亮相,两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携手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创新传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场场‘红色文化之旅’巡演将城乡优质文化产品源源不断输送到基层,激发了乡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满足了基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馆长林敏如是说。
近年来,杭州市文化馆注重巡演文化人才梯队“可持续发展”。参与“红色文化之旅”巡演的专兼职融合队伍,其中有来自杭州市文化馆、13个区县市文化馆、近200个文化站的专职业务干部,和来自基层400余支星级群众文化团队的文艺骨干近万人,共同参与作品的创作、演出和互动推广。
据了解,“红色文化之旅”巡演重点创作了歌曲《你的初心,百年不变》《你从这里走过》、舞蹈《映山红》、音诗画《集合党旗下》等27个原创作品。如今,众多参与过“红色文化之旅”巡演的演职员,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分子,为引领、繁荣当地群众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潘小燕 周传人)
上一篇: “和美乡村”中国行活动启动 |
下一篇: 浙江将推出570余项文旅惠民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