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创新之路-k8凯发

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中央民族乐团
中央民族乐团
探索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23 10: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3-23
  民乐创意曲目《齐天乐》中,重现敦煌壁画,伎乐天以“反弹琵琶”的经典舞姿亮相,并通过多媒体的演绎,在声音和视觉上实现了古今碰撞,将传统文化更加鲜活地表达出来;与抖音的首次“连麦”,聚集1544万线上观众,让国乐浪潮席卷抖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甚至将“国潮”作为表达积极生活态度的全新方式,中央民族乐团也开始对民乐不断扩容。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得到传承、延续生命、永葆活力。”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在当下这样一个新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如何借助新兴力量推进中国传统音乐向前发展,是每一个民乐工作者必须回应的时代命题。
  跳出桎梏 收获热情
  有文化自觉和现代意识,同时又对传承民族文化担当历史责任,中央民族乐团在民乐的创新和推广上始终不停歇。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推出的女子室内乐组合“俪人行”与男子室内乐组合“青衫渡”两个年轻化团体,就是乐团推动民族音乐小型化、多样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从《宝藏国乐》室内乐音乐会到《国乐云韶系列》《俪人青衫踏歌行》中央民族乐团室内乐音乐会,他们的每一次出场,都彰显出传承和创新的力量。
  《雨打芭蕉》《流水》等经典曲目属于继承传统、致敬经典;《梅边似梦》《桃花源》等“技术流”作品用音乐渲染意境;为“青衫渡”量身打造、全新创作的《满江红》,更是通过现代作曲和演奏手法,极具感染力地将岳飞的形象、古曲的旋律、古词的意境展示出来。“在创作中,我将自己代入岳飞这一角色,去感受他的家国情怀,通过各个渠道寻找让打击乐更有画面感的表现方式。同时,我还在音乐架构中运用了流行、摇滚的元素,以及戏曲的节奏和风格。”《满江红》的作曲、中央民族乐团“90后”驻团作曲家赵泽明说,“青衫渡”是一支既具备技术水平又不失朝气和锋芒的组合,把作品交付到他们手里时,总是有更多发挥的可能。
  “作品和技能的支撑、汉服和长衫的赋能,给予这两个组合一定的辨识度。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当民乐跳出陈规的桎梏,年轻观众也给予我们及时而热情的回应。”中央民族乐团副首席、青年胡琴演奏家李超表示,“未来,我们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推出与时代相结合的作品,让民乐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民乐更多是细腻、内敛、有韵味的表达,小型的室内乐可以更加充分地展现这些特质。”赵聪说。
  结合科技 拓展可能
  科学技术给传统文化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经济也给传统文化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变革。
  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以传统民乐为突破口,开拓进入元宇宙赛道。为推广三星堆文化,赵聪创作出《三星堆·神鸟》,这是一部元宇宙概念音乐作品,以数字黑胶“数实融合”的形式发布。“这部作品运用独特的琵琶音色,结合特殊的电子音效技巧,进行情境化的表达,还运用不同的场景、频率、速率跨越不同的风格,通过左右声道的切换营造错综复杂的神秘空间氛围。同时,这种情境化的表达既保证了艺术的虚拟性,也保持了历史叙述的连贯性,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国乐的新潮演绎,从而获得更加立体的数字电音听觉体验。”赵聪希望,未来能共同推动中国元宇宙概念发展走向世界前列,“因为不同于要用‘矛盾冲突’来完成艺术表达的西方交响乐,传统民乐具有天然的亲和性,是春风化雨般地传达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天地人和’的精神,或许处于起步状态的元宇宙音乐能够为民乐发展带来巨大的可拓展空间和弯道超车的机会。”
  赵聪介绍,中央民族乐团还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官宣网络,打破专业壁垒,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打卡”民乐。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乐团结合新创剧目《唱支心歌给党听》,在快手发起“了不起的国乐”话题活动,几天之内有4000多部作品报名参与,实现了近2.8亿次的有效传播;2022年春节期间,乐团与芝加哥交响乐团云合奏的《春节序曲》在芝加哥旅游局k8凯发官网发布,获得了高达500万的播放量;2022年7月,乐团与抖音直播联合发起“乐上花火,国乐大会”,仅一次以国乐为主题的推广活动就获得了超出1.5亿的观看量。
  “我们逐步意识到,网络的点击量、播放量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民心。”赵聪说,因此,乐团又继续联合抖音开展“山河国乐”公益星期二直播活动。在每周二,百位入驻抖音的艺术家关闭打赏功能,以演奏、演唱、授课等形式为网友提供聆赏和学习的窗口,通过链接“大山里的音乐课堂”等公益项目,为山区孩子捐建音乐教室、提供音乐服务。
  “数字媒介提升了民乐的传播力、影响力,数字技术展现了科学与民乐的融合之美。”作为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员和中国“时尚新民乐先锋”,冯晓泉和曾格格从乐器、作曲等方面探索民乐的创新,在数字化为民乐传播赋能的今天,他们提出,正确的引导尤其重要。
  传承创新 拥抱时代
  “传承与创新,一直烙印于民族器乐的艺术基因里,也贯穿在中央民族乐团的发展历程中。” 赵聪说,他们希望通过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再现那些伴随人们成长、滋养人们心灵的民族音乐,从而反映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中的人文风貌和精神追求。
  由中央民族乐团老团长刘文金作曲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是乐团的“镇团之宝”。在首演40周年的音乐会现场,中央民族乐团经过重新编排,再次将全曲4个乐章以经典的协奏形式搬上舞台。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演奏者唐峰说:“希望我们能以民乐的形式回溯长城历史文化、阐释长城精神内涵、展现长城当代价值,更希望通过我们新的阐释和精益求精的演绎,将当代人对长城精神的理解注入其中。”
  “当传统乐器奏出悠长绵延的乐章,发出古老神秘的回响,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对每一个国人来说都十分重要。”赵聪表示,中央民族乐团在不断从数千年的民族音乐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时代潮流之变,致力于用中国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阐释时代精神。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的开场节目《齐天乐》实现“现象级”传播。节目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古筝奏响《茉莉花》,演奏家们“复刻”的诸葛亮、阮咸、伎乐天、韩湘子等人物跨越时空而来,器乐和鸣、古今辉映。“《齐天乐》虽是创意节目,但始终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赵聪说。
  赵聪谈到,拓展民乐的创新表达、推动民乐的高速发展,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作品和传播。“民乐想要抓住当代年轻观众甚至外国观众的心,一定要有时代性。”赵聪表示,未来,中央民族乐团将为演奏家们量身打造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还要开辟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之路,即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音乐节,实现交流互鉴。(张欣)
分享到:
网站地图